“喜迎党代会•聚力启新程” 发展巡礼|民族器乐系:党旗飘扬风帆劲 奋楫破浪启新程
民族器乐系师生参演2025新年音乐会
民族器乐系党总支开展党建活动掠影
学生在各类专业赛事中获奖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奖
民族器乐系师生参加国际交流活动
民族器乐系扎实开展“双一流”建设项目实施工作
民族器乐系“红色文艺轻骑兵小分队”惠民演出活动掠影
廉韵二十四节气系列短视频
民族器乐系自学院第二次党代会召开以来,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党建引领、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各方面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参演2018、2019、2022、2024、2025年新春音乐会、建校80周年、85周年专场音乐会、“一带一路”民族管弦音乐会、《白山黑水间》专场音乐会等,举办民族管弦乐专场音乐会《振兴》。成立辽宁省高等学校中国器乐研究中心,承办首届“鲁艺杯”东北三省高等艺术院校二胡独奏比赛,创作推出“廉韵二十四节气”系列视频。工作案例入选“辽宁省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示范案例建设名单”,设立“鲁小艺”生涯教育辅导员工作室。开展拔尖人才选拔和培养,师生获各级各类比赛和评奖百余项,大学生创新创业比赛获得特等奖、金奖、铜奖共计30余项。
一、党建领航:筑牢战斗堡垒,激发先锋动能
民族器乐系党总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历次全会精神,切实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紧紧围绕中心任务,推进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党总支共产党员先锋工程、堡垒巩固工程、廉洁文化建设创新工程等分获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十余项,连续三年获学院“新闻宣传工作先进集体”。学生党支部获评学院2018-2020年度先进基层党组织、第三批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红旗党支部。1个团支部获全国活力团支部,分团委获学院五四红旗分团委,二十余人分获全省百名先锋、省党建调研课题优秀成果二等奖、市教科工委主题征文三等奖,师生获得学院“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和省“优秀共青团员”等荣誉奖项。
二、立德树人:深耕人才培养,培育时代新人
民族器乐系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与时俱进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学生在专业创作、创新创业和社会实践等方面成效显著,在文旅部青少年教育教学展示活动(文华院校奖)中获独奏奖项2项(竹笛、笙),组合奖项3项(弘韵箜篌乐团,羽之韵室内乐团,五弦室内乐团),并获精品课1项;获全国民族器乐优秀乐种组合1项。7名教师、4名学生入选2025年我院专业拔尖人才。获校级和省级“挑战杯”创新创业大赛、省“互联网+”大赛、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奖项30余项。
三、开放融合:拓展国际视野,共筑文化桥梁
教师代表参演“一带一路”音乐文化展演暨国际大学校长论坛开幕式音乐会;参加2018年中国(辽宁)匈牙利友好周开幕式演出;参演“一带一路”民族管弦音乐会;出访俄罗斯推动“一带一路”音乐教育联盟校际交流与合作;赴香港参加《白山黑水间》专场音乐会;赴斯洛伐克首都参加中斯建交70周年箜篌新声音乐会;参演“沈阳之春”第七届中外音乐文化交流展音乐会、赴俄罗斯参加第十二届贝加尔音乐节活动等。优秀学子参与学院代表团受邀参加“法国巡回国际艺术节”,赴法国伊泽尔河畔罗芒、尚贝里等多个城市参与了多场艺术节开幕式、闭幕式联合演出、专场音乐会、快闪活动及文化交流。民族室内乐《在那遥远的地方》应邀参加中法文化之春开幕式演出。师生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各项活动不仅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也为推动世界文明互鉴、增进各国人民友谊发挥了积极作用。
四、科研赋能:聚焦创新驱动,夯实学科根基
民族器乐系教师积极参与国家级省级院级课题研究和国内外学术交流和演出,发表多篇高质量学术论文,持续推动民族器乐领域的理论创新。近年来,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省级本科优秀课程5门,获批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4项,获批项目大型民族管弦乐《天辽地宁》和音诗画《廉韵二十四节气》主题音乐会等“双一流”项目6项。先后邀请中央音乐学院石海彬教授、上海音乐学院霍永刚教授、浙江音乐学院于海英教授、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长吴玉霞教授、著名笛箫演奏家林文增、中央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王建华教授、浙江音乐学院作曲与指挥系副主任王云飞教授、中央音乐学院二胡教授杨雪、琵琶教授兰维薇以及上海戏剧学院教授蔡东铧等举办讲座及音乐会。多名教师参与国家艺术基金演奏人才培养项目,实现了个人能力与教学水平的双重飞跃。
五、服务社会:践行初心使命,传递鲁艺强音
民族器乐系“红色文艺轻骑兵”小分队走进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市,参加“河州春·浑河情·天元风——经典民乐进校园音乐会”,把民乐的盛宴和新春的祝福送到当地百姓家门口。“红色文艺轻骑兵”小分队先后走进沈阳故宫博物院演出20余场,演奏曲目百余首,参演师生百余人次,服务沈阳当地经济文化建设,被新华社、辽宁日报、沈阳发布等媒体报道。“红色文艺轻骑兵”小分队还走进社区、学校、军营、企业等十余家单位开展惠民演出活动,用民族器乐演绎红色经典,传递精神力量。青年志愿服务队连续3年入选全国“七彩假期”志愿服务团,入选团中央2024年全国大学生沂蒙精神志愿宣讲团、井冈山精神志愿宣讲团、“两弹一星”精神志愿宣讲团、“防治结核 志愿有我”志愿宣讲团。
六、文化传承:守正创新并举,厚植文化自信
2023年——2024年推出《廉韵二十四节气》系列短视频,将音乐感染力与廉洁文化教育相结合,在省纪委监委和学院公众号、学习强国同步发布,形成特色鲜明的廉政文化品牌。参演古韵流芳·2022新春民族音乐会,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国音雅乐展现中华民族恒久魅力和文化自信。组建优秀学生党员宣讲团,深入“一站式”学生社区、高校、社区、部队、场馆开展红色经典音乐作品讲演20余次,以“边讲边演”的形式演绎二胡曲《雪山魂塑》、古筝曲《井冈山上太阳红》《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琵琶曲《浏阳河》和扬琴独奏曲《映山红》等经典力作,用民族音乐讲中国故事、讲红色文化。2025年,举办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红色音乐作品讲弹音乐会,在课堂讲授、舞台实践上实现全过程、全方位协同育人。近年来,在师生专场音乐会中,融入红色音乐作品讲弹,增设主持导聆环节,注重对音乐作品评析,实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未来,民族器乐系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深化教育改革创新、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拓展多元化艺术实践平台、优化学科发展体系,坚持守正创新、锐意进取,以富有成效的创新成果为学院第三次党代会献礼,为推进学院内涵式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文 / 民族器乐系
图 / 民族器乐系
初审初校 / 白雪姣
复审复校 / 商 迪
终审终校 / 李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