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青春之名 唱响未来 | 2025 高校音乐创作大赛东北区域赛公告
东北区域赛公告
一、大赛前言
当科技浪潮与音乐艺术激情碰撞,一场极具前瞻性与创新性的音乐盛宴即将拉开帷幕!为积极推动人工智能与文化创作深度融合,在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的指导下,由中共深圳市福田区委宣传部主办,腾讯音乐娱乐集团(TME)旗下QQ音乐、酷狗音乐联合全国高校共同承办的2025高校音乐创作大赛正式启动。
大赛由权威机构联合打造。指导单位是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主办单位为中共深圳市福田区委宣传部,核心承办方包括腾讯音乐娱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QQ音乐、酷狗音乐以及七大区域赛承办单位。本大赛得到腾讯党委、腾讯音乐党委、TME正音乐项目组、TME音乐学堂、腾讯音乐启明星、QQ音乐腾飞联盟、全职高手、TiMi Audio Lab等单位的鼎力支持,为全国高校青年音乐创作者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
本次大赛以“以青春之名 唱响未来”为主题,特别设立AI创作赛道,打破传统音乐创作边界。在这里,可以运用最前沿的AI创作技术,与原创音乐灵感完美结合,创作出既有主流价值内核,又充满科技魅力的音乐作品。
我们期待,通过这场大赛,诞生一批具有时代影响力的音乐佳作,让音乐与科技共同书写时代新篇章。2025高校音乐创作大赛,诚邀你的参与!一起用音符拥抱未来,用创新定义音乐!
二、区域赛划分
1. 西南赛区: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
2. 西北赛区: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3. 华北赛区: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
4. 东北赛区: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
5. 华东赛区:上海市、山东省、江苏省、浙江省、福建省、台湾地区
6. 华中赛区: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安徽省、江西省
7. 华南赛区: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三、东北赛区组织架构
国赛由主办方和七个区预赛承办方共同组成大赛组委会。东北区域赛由沈阳音乐学院主办,沈阳音乐学院作曲系承办,由东北地区多所高校单位联合协办。
四、报名与参赛对象
比赛无报名费。
参赛者须为全国高等学校(含高职专科学校、成人高等学校)在校生(专科/本科/研究生)参与,参赛者所填个人信息必须真实准确,不得提供虚假不实消息,否则将被取消参赛和获奖资格。
五、赛道设置
大赛分为原创音乐与AI音乐双赛道,每个赛道各包含歌曲创作、视频配乐、心灵疗愈音乐场景设计3个子方向,共6个子赛道。
1.歌曲创作赛道
请以青春、未来为关键词,创作或使用AI创作歌曲。内容基调需积极向上。欢迎在创作中加入深圳的科技创新、人民生活、自然景观等特色,鼓励粤语创作和国粤融合创作,献礼特区45周年,唱响鹏城青春之声,共迎深圳美好未来。
2. 视频配乐赛道
为探索优质原创、AI音乐的应用场景,特设置此赛道。鼓励用户创作视频音乐,符合积极正能量的创作导向即可。用户可自主选择画面自由创作,推荐使用合作方全职高手、TiMi Audio Lab的素材。
3. 心灵舒缓音乐场景设计赛道
鼓励用音乐创作、使用AI为当代快节奏生活下努力奋斗的人们舒压,自由创作节奏舒缓、具有舒压功能的纯音乐即可,关注学生群体、就业群体的心理舒缓与疗愈更佳。
六、参赛作品要求
1.原创音乐、AI音乐赛道,每赛道每位参赛者至多投稿1个作品。其中原创音乐仅限传统模式(如CUBASE、LOGIC PRO、PRO TOOLS、WAVES等软件与插件)创作的音乐作品投稿。借助任何生成式AI模型(作词、作曲、编曲、演唱、混音等环节整体或部分使用如腾讯音乐AI作歌、SUNO、DEEPSEEK、虚拟歌手等)均需投稿AI音乐赛道,否则取消参赛及获奖资格。
2.本次活动投稿的参赛作品长度需≥2分钟且结构完整,否则视为无效参赛作品。
3.作品提交方式
(1)访问网页地址或扫二维码上传:https://y.tencentmusic.com/grid/musician/13x4cgp6000/index.html?shareFrom=h5
(2)作品文件(音频/视频文件)格式:.Wave /.Aiff /.Mp4
5.参赛者保证其参赛作品具有完整著作权,且参赛者同意本活动中的全部获奖作品由主办方负责代理发行,而无需另行取得任何人的授权。
6.参赛作品需内容健康向上,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思想性、艺术性于一体,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精神,不得含有涉军政负面、淫秽色情、涉黑暴力、涉毒涉赌及其他敏感、低俗、不良等违法违规或违反公序良俗、伦理规范的内容。如发现或收到用户投诉/反馈参赛作品存在上述情形,主办单位有权取消参赛者的参赛资格并立即下架参赛作品。参赛作品下架后即不得再参与本次比赛,若已获奖,主办单位有权取消其获奖资格并追回奖品奖励或向获奖者索赔。
7.参赛作品须未发表过且未参与过其他音乐平台中同类的征集活动,未进行过任何商业行为。相关作品的作词、作曲应为参赛者的原创或AI工具创作,并具备完整著作权权利,不得侵犯第三方的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若参赛作品的权利归属多人,参赛者须保证作品已征得全部权利人的书面同意,并有权使用该作品参与本活动(参赛者须保证已完成相关转授权),且保证其他权利人亦阅读并认可本规则。参赛者违反本规则任何内容的,应自行负责解决由此导致的纠纷并承担因此给主办方造成的全部损失;同时,主办方有权取消参赛者的参与资格和获奖资格。
8.参赛者同意将参赛作品的如下权利内容在全世界范围内永久非独占性授权给主办方进行使用:(1)参赛者上传的词曲作品、录音制品的著作权,包括但不限于复制权、表演权、改编权、信息网络传播权、广播权、发行权等著作权法上现有的全部财产性权利;(2)参赛者上传的词曲作品、录音制品的录音制作者权以及其中所含的表演者权等邻接权;(3)参赛者上传的词曲作品、录音制品的歌手照片著作权、歌手肖像权、姓名权、声音权;(4)能确保主办方实现向用户提供参赛者上传的词曲作品、录音制品、音乐制作发行等相关服务的其他权利。
9.赛事主办单位对于本次线上赛事享有以下权益:通过信息网络等各种途径向公众或特定受众以免费或付费等方式传播参赛者的参赛作品/制品;(2)以宣传大赛为目的合理使用参赛歌手的肖像、形象、声音和姓名(艺名);(3)获得其他与本次赛事有关的各项商业权益及其收益。参赛者明确同意主办方有权公开发布参赛者参赛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姓名(艺名)、性别、年龄、籍贯单位、所在地、作品/制品名称、作品简介等信息,而无需另行取得授权。
10.参赛者知悉并同意,最终获奖名单以腾讯音乐官方渠道公示的为准。大赛公示奖金为税前金额,大赛奖励将扣税后直接发放至获奖者处(以腾讯音乐公示页面显示的参赛者为准),请相关创作团队内部自行协调分配,主办方不会亦无权干涉所获奖励的团队内部分配事宜。具体奖金发放方式由组委会联系获奖作品的参赛者,请参赛者提供真实准确的联系方式,并保持联系方式畅通。若因参赛者的注册信息错误、或联系方式错误、或提供虚假信息等个人原因导致组委会于结果公布后的15个工作日内无法与获奖作品的参赛者取得有效联系的,视为参赛者自愿放弃获奖资格和相应奖励。
11.由于不可抗力因素、网络、作弊等非主办单位官方原因导致活动出现异常情况,主办方有权采取调整、暂停等措施参赛者完全理解并积极配合和支持。
八、赛程安排
1.区域赛作品提交截止时间:7月25日23点59分59秒
2.区域赛评审及上推国赛作品时间:7月31日前
3.国赛初评及公布入围总决赛名单时间:8月10日前
4.总决赛时间:8月底(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注:总决赛为现场决赛;地点:深圳;内容:创作采风、现场决赛、大赛颁奖典礼。
九、奖项设置
1.区域赛一等奖、二等奖作品晋级国赛。
2.国赛初评:从晋级国赛的作品中评选出进入现场总决赛的作品。其他作品获得“国赛入围奖”。
3.总决赛:6个子赛道各设金奖1位(10000元/位)、银奖2位(5000元/位)、铜奖3位(3000元/位)、优胜奖6位(1000元/位),另设单项奖若干(2000元/位),包括最佳作词、最佳作曲、最佳编曲、最佳创意等。
注:
(1)最终奖项设置,将根据各个赛道参赛数量及质量进行动态调整。
(2)所有奖金均为税前。
(3)国赛主办方拥有最终解释权
十、评选标准
1.歌曲创作(创意视角独特,旋律有亮点,演唱、编曲及制作品质良好)
(1)歌词内容与主题关系紧密,合辙押韵,视角独特,表达自然,情感真挚。20%
(2)词曲关系紧密,词意与曲风意境统一。20%
(3)音乐风格把握准确;主题鲜明、旋律流畅、结构合理;旋律具有辨识度和记忆点。20%
(4)编曲设计合理、声部层次清晰,MIDI、数字音频、混音与录音等制作技术娴熟。20%
(5)演唱部分声音干净,音高和节奏准确,对音乐的情感表达丰富且准确。20%
2.视频配乐(音画关系得当,音乐表现力丰富,声音品质良好)
(1)创意新颖,构思独特。20%
(2)音、视频内容联系紧密,作品创意性强,具有鲜明的艺术表现力。具有音画同步创作思维,体现视听艺术良好的互补关系。20%
(3)音乐风格把握准确。10%
(4)音乐主题生动、动机特征鲜明。10%
(5)发展思路清晰,展开层次丰富,乐思流畅、结构完整;各声部编配合理。20%
(6)音色制作细腻,表现力强;声音干净、音响清晰;MIDI、数字音频、混音与录音等制作技术娴熟。20%
3.心灵舒缓音乐的场景设计
(1)具有显著的舒压功能,并能从歌曲评论等渠道提供使用者的反馈佐证。20%
(2)节奏舒缓、音乐风格把握准确。20%
(3)音乐主题生动、动机特征鲜明。20%
(4)创意新颖,构思独特。20%
(5)音色制作细腻,表现力强;声音干净、音响清晰;MIDl、数字音频、混音与录音等制作技术娴熟。20%
编辑排版|秦泊宁
初审初校|陈 思
复审复校|韩 焱
终审终校|吴 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