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上午,我校第三党支部精心策划的以“轻骑传歌,红韵六地”为主题的“红色六地”音乐故事分享会在浑南金地樾檀山社区举行。“红色文艺轻骑兵”小分队通过音乐表演结合故事分享的形式,将辽宁“红色六地”的深厚内涵生动地传递到社区群众身边。
活动伊始,哈人玮同学用激昂的扬琴独奏《义勇军进行曲》拉开序幕,用音符唤起人们对国歌素材的深刻记忆,又将辽宁红色六地国歌素材地的故事进行讲述分享。随后哈人玮同学又带来了富有浓郁东北地域风格的扬琴独奏《秧歌》,更是将地域文化与红色精神巧妙融合,展现出新时代青年学子对本土文化的自信与传承。
王思雯同学深情演唱了《沂蒙颂》中的经典唱段《愿亲人早日养好伤》,用歌声传递出对革命先辈的敬仰与缅怀,随后她生动地介绍了辽宁红色六地中的雷锋精神发祥地,让观众重温雷锋精神的重要内涵,并以一首《学习雷锋好榜样》将这种精神化为旋律中的力量,激励着在场的每一位观众。
刘芯海同学带来的演唱《不忘初心》,以其真挚的情感和优美的旋律,引发了观众对红色六地中共和国工业奠基地的深刻思考,随后的《歌唱祖国》更是将这种思考升华为对国家繁荣昌盛的自豪与祝福,歌声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与信心。
陈登瑞和陶俊衣两位同学以二胡重奏的形式精彩演绎了经典曲目《赛马》,展示了中国传统乐器的独特魅力。随后陶俊衣同学深入介绍了红色六地中的解放战争发生地,让观众对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有了更加直观的感受。而紧接着的二胡重奏《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则将这种历史感悟转化为对党的深厚情感和坚定信念。
王路德同学以一曲《清晰的记忆》将观众带入对抗日战争的深沉追忆之中,随后通过演唱冼星海先生的《二月里来》,让观众在音乐中感受那段艰苦卓绝却又充满希望的岁月,也体现了沈音学子对鲁艺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陈登瑞同学对红色六地中抗美援朝出征地的介绍,将活动氛围推向了新的高潮,从电影《上甘岭》到那首脍炙人口的《我的祖国》,他不仅讲述了历史背后的故事,更通过音乐让观众深刻体会到志愿军战士们的家国情怀和不朽精神,最后全体演员合唱《我的祖国》,在激昂而深情的歌声中为本次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让社区群众在音乐的海洋中领略到了辽宁“红色六地”的独特魅力,更彰显了我校将艺术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服务有机结合的成果。第三党支部也将继续深化党建带团建机制,打造“红色文艺轻骑兵”品牌建设,深入挖掘辽宁本土文化题材,积极创排更多文艺精品,采取多样化的演出形式,让鲁艺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文/万 苏
图/郭琳琳
编辑排版/杨海婷
初审初校/万 苏
复审复校/谢 丹
终审终校/谢晓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