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开学季,为帮助2025级新生扣好校园生活“第一粒扣子”、锚定艺术成长方向,沈音附中以“铸魂、立标、赋能”为核心,精心策划并开展新生入学教育系列活动。通过红色浸润、规则引导、专家赋能的多元化内容,为新生铺就专业成长与人格塑造的坚实起步之路。
红色铸魂:观遗骸归乡 承英烈精神
9月12日,学校组织全体2025级新生集中观看第十二批在
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归直播。庄严肃穆的归国仪式中,新生们凝视屏幕,在战机护航、礼兵护送的画面里,深切感受英烈精神的厚重与家国情怀的深沉,深刻理解“铭记历史、致敬英雄”的时代意义。直播观看结束后,各班随即组织开展“承英烈志·谱青春曲”主题班会。
规范立标:学手册明准则 强管理促养成
围绕“让规则成为习惯,让规范护航成长”的目标,学校结合办学实际与艺术生管理需求,修订完成2025版《学生手册》,并在新生报到当日实现“人手一册”,确保规则教育与校园生活“起步即同步”。
为推动手册内容入脑入心,班主任每日牵头开展集中学习与重点解读,聚焦校园安全、日常行为规范、专业学业要求等核心内容进行拆解答疑,推动规则意识从“知晓”向“自觉”转变,助力新生养成依规行事的良好习惯。
讲座赋能:汇多方力量 助新生启航
为精准破解新生入学适应期的“陌生感”与“迷茫感”,学校邀请校内管理者、优秀校友、校外专家组建“成长导师团”,开展三场专题讲座,从校园融入、专业成长、心理适应三个维度为新生赋能:
后勤基建处副处长杨瑞明以“行为规范与安全教育”为主题,结合多年艺术生管理经验,用一个个鲜活的案例,为新生梳理行为规范的边界;同时从后勤服务视角,围绕校园“吃、住、行、学”全场景拆解细节问题,帮助新生快速熟悉校园环境、适应集体生活。
作曲系硕士研究生、附中优秀校友李传毅带来《以音符为笔,写青春答卷》的分享。他结合校史校情,讲述自己从附中入学时的“音乐萌新”,到考入高校、攻读硕士的专业成长历程,用“熬夜打磨作曲作品”“舞台演奏克服紧张”等亲身经历,引导新生读懂母校“以艺育人”的底蕴,明确“深耕专业、追求卓越”的学习方向。
沈阳建筑大学心理教师赵君副教授——同时担任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专业委员会注册督导师、辽宁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工作组危机干预组副组长及辽宁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主讲《从“心”开始 扬帆起航》心理健康讲座。她通过“新生适应焦虑”“人际关系困惑”等真实案例分析,结合现场互动问答,详解入学后心理适应难题的应对方法,并为新生送上“情绪日记法”“呼吸调节术”等实用锦囊,筑牢入学初期的心理健康防线。
此次新生入学教育系列活动,是沈音附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彰显艺术教育特色的生动实践。从红色教育塑精神内核,到行为规范立成长根基,再到专题讲座解现实难题,新生们在思想上受洗礼、认知上明方向、能力上获提升,为后续投入专业学习与校园生活奠定了坚实基础。
文 / 学生管理科
图 / 附中学生会 王喆
编辑排版 / 杨海婷
初审初校 / 韩辉
复审复校 / 谢晓宇
终审终校 / 胡术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