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9日,附中学术报告厅内氛围热烈,由附中主办、浙江音乐学院作曲与指挥系郭鸣教授主讲的“形象・材料・结构 —— 以格里格两首钢琴小品与个人作品为例”专题讲座成功举办。本次讲座聚焦音乐创作核心要素,为师生搭建专业交流平台,更因主讲人郭鸣教授曾担任附中校长的特殊渊源,让整场活动增添了一份温情与深度。
讲座正式开始前,附中精心筹备了简短而隆重的欢迎仪式。附中党总支书记胡术艺,校长曹野,党总支副书记谢晓宇及理论学科教师共同出席,对郭鸣教授的“回家”表示热烈欢迎。胡术艺书记在欢迎致辞中提到,郭鸣教授在附中任职期间,始终深耕音乐教育与学校管理,为附中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如今虽赴浙江音乐学院任职,但始终心系附中发展;曹野校长也表示,期待通过此次讲座,让附中师生既能学习前沿创作理念,也能感受郭鸣教授对音乐教育的热忱,进一步激发创作与学习动力。郭鸣教授对附中的盛情接待致以感谢,并坦言回到熟悉的校园、见到师生们倍感亲切,希望通过本次分享,为师生的音乐创作之路提供切实帮助。
欢迎仪式后,专题讲座正式拉开帷幕。郭鸣教授以“音乐作品曲式结构”为核心,凭借深厚的专业积淀与丰富的教学经验,将抽象的音乐理论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讲解:从乐段、乐句到乐节的层级划分与差异化特征,再到曲式结构搭建的底层逻辑,他结合自身多年的创作案例,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紧密结合,让在场师生快速把握核心要点。讲座重点环节,郭鸣教授以挪威作曲家格里格的经典钢琴小品《小鸟》《致春天》为分析样本,从曲式结构的“三部性”框架入手,深入拆解作品的动机材料发展、和声语言设计、调式调性转换等关键维度,不仅清晰呈现了经典作品的创作思路,更针对附中作曲专业学生的学习痛点,提炼出可复用的创作方法,为学生日常创作提供了精准指引。
互动点评环节更是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郭鸣教授对四位不同年级学生的原创作品逐一进行细致点评。从音乐材料的选择与贯穿运用,到记谱规范的细节把控,再到乐器编配的音色平衡技巧,既从理论层面梳理作品的优化方向,又给出具体可操作的修改建议,甚至现场示范调整思路。在场学生纷纷表示,这场点评如同“及时雨”,解决了自己在创作中遇到的困惑。
此次“形象・材料・结构”专题讲座,不仅让附中师生深化了对音乐创作核心要素的认知,更搭建了校际学术交流的桥梁。未来,附中将继续聚焦音乐人才培养需求,引进更多优质学术资源,为师生提供更多学习与成长的平台,助力作曲专业学子将所学所悟融入创作实践,在音乐道路上持续精进,绽放更多精彩。
文 / 徐维雅
图 / 杨海婷
编辑排版 / 杨海婷
初审初校 / 刘旭娜
复审复校 / 曹 野
终审终校 / 胡术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