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嵩楠以“旋律里的烽火春耕”为主题,带领师生走进《二月里来》的红色记忆。课程开篇,她详细回溯创作背景和歌曲旋律后,引导学生结合历史背景,引导学生演唱:慢板处用舒展的气息模拟春风拂过麦田,跳音处像民兵扛锄头的轻快脚步,连“二月里来好春光”的“好”字都微微上扬,传递乐观,要把“军民同心”的劲儿唱出来——前半段像春风化雨,后半段要透出“咱们能赢”的底气!学生仔细聆听,跟着模仿,逐渐唱出情感。
杜博老师以提问拉开《唱支山歌给党听》思政课序幕,介绍歌曲的由来。随后,杜博逐句拆解歌词的思政内核:“母亲只生了我的身,党的光辉照我心”,这里的“母亲”是血脉,更是信仰。示范演唱环节,杜博特意处理了情感层次:唱“夺过鞭子揍敌人”时,语气从压抑转为激昂,手腕微微发力;唱“党的光辉照我心”时,气息放柔,目光温暖。杜博强调,这不是简单的演唱,是用歌声传递对党的无限热爱,勉励学生未来无论走到哪,都要记住你的歌声里、心里,藏着党和人民的期待。杜博以“提问-溯源-共情-践行”为主线,让《唱支山歌给党听》从“经典老歌”升华为“青春必修课”,在旋律与历史的对话中,种下“感党恩、跟党走”的种子。
两位老师的音乐思政课,以“精准选题+深度备课”为基底,将思政内核有机嵌入专业教学肌理。从《二月里来》的创作溯源到《唱支山歌给党听》的情感解码,选题紧扣红色基因传承与时代精神培育;备课中既深研乐谱节奏的逻辑脉络,更挖掘旋律背后的家国叙事、劳动情怀,让每段讲解都自带思想厚度,更将思政引领渗透于细微处。

两场音乐思政课,将“乐韵育人 思政润心”系列活动推向高潮,不仅展现了教师扎实的专业素养,更凸显了思政教育的深度与温度。沈音附中党总支将持续深耕大思政教育,围绕“红色音乐”主题开发更多优质课程,以音乐为纽带、以党建为核心,引导学生在经典旋律中感悟初心使命,在专业学习中坚定理想信念,努力培养更多“懂艺术、有信仰、能担当”的新时代艺术人才,让红色基因在弦歌不辍中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