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求学经历 传承鲁艺精神 共创未来发展
——校友回附中母校参加庆典活动纪实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校园内彩旗飘扬,笙歌鼎沸,沈阳音乐学院附中到处洋溢着喜庆的气氛。2018年10月20日下午13:00,迎来了最尊贵的客人——参加学院80周年校庆的附中校友们。校领导及工作人员早早等待在校门口,热情迎接每一位校友的到来,做好引导,提供服务,悉心解答。
下午13:20,参加校庆活动的近200位校友与附中领导、老师在教学楼前亲切合影。之后,走进教学楼一楼大厅,在签到幕布上郑重签下自己的名字,并合影留念。随后,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步入附中校史回顾展,重温65年以来附中走过的历程。校史展分为红色经典与足迹、历任校领导、艺术实践与获奖、中外交流、校友风采、毕业照、师资队伍建设、校园建设等8部分。校友们一一驻足观看,寻找自己、老师、同学们的身影和求学时的精彩瞬间。
下午14:00,庆祝建院80周年附中校友见面会在117学术报告厅举行,附中校友、老领导、现任领导及部分教职员工共200余人参加。会议由附中党总支书记王鸿立主持。他对校友们的到来表示热烈地欢迎,并分别介绍现任校领导、科室领导和学科领导。之后播放了历任领导对附中及校友们深深祝福的视频资料。
随后校长吴家军代表领导班子致欢迎辞。他在讲话中,首先对校友的到来表示最热烈地欢迎。接着讲到,校友是母校最宝贵的财富,无论时光流逝几十年,无论身在何处,都无法削弱对母校的牵挂,对母校的眷恋。附中培养了数以千计的优秀人才,他们都活跃在全国及世界的舞台上,为音乐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为祖国赢得了无限荣誉。沈音附中是我们共同的家,愿我们诚挚的爱伴随学校更好更快地发展。祝福沈音附中在学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明天更加美好,祝愿校友们身体健康,时刻关注、支持附中的发展建设。
之后,著名作曲家、附中第一届校友龚荣光(1953级);作曲家徐占海(1961级);原东北鲁艺音乐部1951年学员、原附中钢琴教师谢耿分别走上讲台,回顾上学时艰辛、乐观、刻苦的学习经历,回顾鲁艺的光荣传统,回顾走上工作岗位后对沈阳音乐学院治学严谨和优秀作风的感激之情,同时对附中的下一步发展献言献策,希望附中越办越好,继续发挥余热,为附中发展贡献绵薄之力。龚荣光老师引用著名校友傅庚辰的四句话寄语附中人:一是坚持音乐为人民;二是深入生活,向生活要灵感;三是坚持音乐语言民族化;四是与时代同呼吸,与人民共命运。
致辞结束后,附中为校友们精心准备了小提琴齐奏《山丹丹花开红艳艳》、钢琴独奏《夜之幽灵》之三《幻影》、古筝重奏《丰收锣鼓》等三个节目,以此展示附中的教学成果。现场好评之声、赞誉之声、鼓掌之声连绵不断。校友曲志臻、马素娥(1958级)夫妇为校友们表演了《梨花颂》;校友章之宝(1956级)演唱歌曲《你的名字》;校友周韵清(2005级)表演钢琴独奏《黄河颂》组曲等。每一句话语、每一段歌声、每一个旋律无不表现出校友对母校的深深眷恋、对母校的无比感激以及对母校的殷切希望。附中校友、著名花腔女高音歌唱家、中国歌剧院副院长么红(1986级)以“沈音附中我歌唱梦想起飞的地方”为中心,讲述了自己求学、成长、发展的经历,感谢附中和前辈们对她的培养、关心与关爱,才让她取得今天的成绩。希望附中在各个方面继续努力,取得长足进步,为国家培养更多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之后,么红以高超的演唱技巧为全体校友清唱了歌曲《燕子》。
伴随着歌声的结束,此次见面会暂告一段。随后是学科分组座谈,分为键盘、管弦、民乐、演唱、理论等五组,各学科主任、分管校领导分别与校友展开座谈。学科主任介绍了学科的师资、教学、学生等具体情况,解答校友们提出的问题。校友们也畅所欲言,献计献策,把这些年的教育教学经验、学科建设、所闻所见等毫无保留地讲述出来,其间有议论、有补充、有新见解……学科一一做好记录,表示将按照校友们的提议尽心竭力地做好学科的发展与建设,不辜负校友们的满怀期望。附中校友、原东北音专1956级第一届初一学生姜文子、杨琳、孙树人向附中捐赠她们创作的作品及收录其作品的作品集。接下来几天还将陆续有9位知名校友为师生做学术讲座或教学公开课。
此次附中校友见面会,是学院80年校庆活动的组成部分,是继承鲁艺传统、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方式,更是遵从习近平总书记“自觉拜人民为师,向能者求教,向智者问策”的具体表现。对增进学校与校友的友谊,搭建沟通平台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对下一步学生的培养方向、着重点以及附中健康、良好、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指导作用。
撰稿:杨松 摄影:杨海婷 李志斌 潘伟华 高好云
2018年10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