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傍晚,华灯初上,星光璀璨。学院灯火辉煌,人头攒动。庆祝沈阳音乐学院建校八十周年附中师生专场音乐会——“延安精神 永放光彩”在三好音乐厅举行。学院党委副书记宋喜仁、附中领导老师、老领导与社会各界人士一同观看了演出。
本场音乐会以传承红色基因为主线,精选、改编、创作了十二首音乐作品。首先,在潘黎副教授为学院八十周年华诞而创作的打击乐重奏作品《星火》中拉开帷幕。乐曲以安塞腰鼓的节奏为基调,通过加花变奏、多变的肢体语言和民族打击乐特有的音色及气魄,寓意沈音人传承鲁艺精神、星火相传,高举文化自信旗帜,锐意进取,顽强拼搏的品质。由张朝创作的钢琴作品《叙事曲》,主题来源自作曲家李劫夫创作的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我校理论学科刘旭娜副教授为这部经典的作品注入了现代的创作技法及音响,将其改编为双钢琴形式的作品,赋予了它更为丰富的表现力,在附中学生娴熟的演奏中更具强烈感染力。胡琴重奏《东北好》是民乐学科原主任李乃平教授等人的作品,它巧妙地运用二胡的演奏技法,展现出东北特有的风土韵味。女生独唱《摇篮曲》选自普烈词、李劫夫曲,由声乐学科张媛副教授演唱,歌曲突出“摇”的节奏,结合静中有动的低吟旋律,幻显出母亲、摇篮和婴儿身影之寂静氛围。小提琴齐奏作品《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是在原陕北民歌的基础上进行的二度创作。在延承原曲明亮优美的旋律基础上,运用表现力极其丰富的小提琴音色更加完美地诠释了这首作品。人们熟悉的《南泥湾》和《大红枣儿送亲人》,由我校学生用小合唱表演的形式将脍炙人口的旋律更具画面性的展现在舞台上。管弦学科于泳副教授、胡天纵副教授及郝晋东老师,演奏了沈阳音乐学院老院长秦咏诚为小提琴与钢琴而创作的《抒情曲》。刘旭娜副教授在原作的基础上改编为三重奏形式,大提琴新音色的加入使整部作品的和声及音色更为丰富,使用复调化的陈述方式,在不同的音区诠释“情歌”旋律的不同韵味及色彩,令人陶醉。歌曲《江山》由声乐学科王燕教授演唱,她的音调深情、高昂,歌颂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和“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的发自内心的呼唤与情感。钢琴协奏曲《黄河》特邀附中优秀校友--现代音乐学院院长庞渤教授及青年钢琴演奏家周韵清,他们共同演绎其中的第二乐章《黄河颂》、第四乐章《保卫黄河》。二位演奏家的高超演奏技艺及音乐表现力使钢琴的音色与电子管风琴音色完美地结合,更加彰显了原作品的磅礴气势。最后,附中少年合唱团登上舞台,为观众演唱《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让我们荡起双桨》和《延安精神永放光彩》,其中《延安精神永放光彩》是由胡宏伟作词、吴家军作曲,专为沈音八十周年校庆而创作。学生们或洪亮高亢或洋洋悦耳的歌声再次将音乐会推向高潮,歌声、掌声此起彼伏,经久不息。
庆祝建校八十周年附中师生专场音乐会的成功举办,反映了附中师生深厚的专业功底与积极向上的演出状态,是附中在学院党委领导下扎实开展教学、科研、实践的一次集中体现,是发扬延安精神、继承鲁艺红色血脉的充分表现。
撰稿:杨松 摄影:杨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