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潮澎湃千帆竞 卓越培养正当时——学院成功举办2025年拔尖人才选拔活动

拔尖人才选拔活动现场

拔尖人才选拔活动现场

拔尖人才选拔活动现场

拔尖人才选拔活动现场

拔尖人才选拔活动现场

拔尖人才选拔活动现场

学院领导为专家颁发聘书

学院领导为专家颁发聘书

学院领导为专家颁发聘书

学院领导为专家颁发聘书

学院领导为专家颁发聘书

学院领导为专家颁发聘书

学院领导为专家颁发聘书

专家与选手在活动现场合影

专家与选手在活动现场合影

专家与选手在活动现场合影

专家与选手在活动现场合影

学院领导与参加拔尖人才培养研讨会专家合影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创新艺术人才培养机制,打造拔尖创新人才方阵,构建具有沈音特色的卓越艺术人才培养体系,学院历经半年的精心筹备,于4月16日——18日组织开展2025年拔尖人才选拔活动。此次选拔活动以“尊重艺术规律、突出专业特色、培育创新人才”为目标,旨在通过科学选拔机制,打造高水平艺术人才梯队,为学院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为文化强国建设培育后备力量。

本次活动凸显三大特色亮点。一是专家评审群星云集。学院邀请国内顶尖艺术家、国内艺术类专业院校专家以及知名艺术院团专家组成了高规格的评审团,为选拔工作提供了权威专业的艺术评判。著名歌唱家殷秀梅、魏松、郁钧剑、吕继宏、蔡国庆,中央音乐学院黄华丽、孙媛媛、赵瑞林、李萌、杨守成、朱牧、石海彬、王建华;中国音乐学院李民、李玲玲;天津音乐学院王绍武、山河;武汉音乐学院胡杨、浙江音乐学院朱楣、四川音乐学院梁云江、北京舞蹈学院郭磊、中央民族大学姜铁红、上海戏剧学院张麟;中央芭蕾舞团朱妍,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声乐总监郭蓉、中国爱乐乐团程晓华、中国交响乐团吴丹、北京交响乐团杨莹、中国广播乐团陈音,电子管风琴演奏家王小玮、知名制作人李杰、秦四风、舞蹈家李德戈景、郭爽共34位专家齐聚沈音。阵容强大的评审团队既确保了选拔过程的专业性和公信力,也为参赛师生提供了与知名专家面对面交流的珍贵机会。

二是参与师生积极踊跃。本次选拔活动分为本科专业拔尖人才选拔与中青年教师拔尖人才选拔。活动共吸引了200名本科学生和161名教师踊跃报名参赛,参赛人数和规模创历史新高。在学院精心设置的11个赛场中,选手们通过现场演唱、演奏、表演等形式,全面展示音乐表演、舞蹈表演的专业素养、艺术表现力和创新艺术思维。

三是创新开放式观摩模式。本次选拔活动的赛场在三好、长青、桃仙三个校区同步开放,实现师生跨校区自由观摩。师生观众在沉浸式的观赛过程中不仅能欣赏选手们精湛的技艺展示,更能实时聆听评审专家对选手艺术表现的深度解析。“赛场即课堂”,竞技现场成为生动的教学实践平台,彰显了“教学相长、赛教融合”的育人理念。

学院党委书记赵恒心,党委副书记、院长田彦带队深入到每一个赛场指导工作,与评审专家深入交流,听取专业建议。为强化拔尖人才培养的师资保障,学院特别聘请所有参与评审的专家担任学院客座教授。赵恒心、田彦在现场为每一位专家颁发聘书,并期待专家们以选拔活动为开端,全方位、全过程参与学院拔尖人才的选育工作,共同构建高水平艺术人才培养体系。

4月18日上午,学院召开“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讨会”,部分评审专家出席研讨会。学院党委书记赵恒心,党委副书记、院长田彦,副院长庞渤、王硕、张策,院长助理刘小龙以及相关职能、教辅部门负责人,各教学单位党政负责人参会。庞渤主持会议。

赵恒心在研讨会上致辞。他代表学院领导班子和全体师生对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向各位专家对学院拔尖人才培养工作的鼎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他从学院高质量发展、学科专业建设、“三全育人”体系、师资队伍、艺术实践、人才培养等六个方面向与会专家介绍了学院人才培养工作开展情况。他强调,培养德艺双馨的卓越艺术人才是立校之本、发展之要,更是时代赋予专业音乐院校的神圣使命。本次选拔活动不仅是一次人才遴选,更是学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契机。他诚恳希望各位专家能够持续关注学院发展,并对学院拔尖人才培养、教育教学以及创新发展方面“问诊把脉”、开出“良方妙策”。学院将以开放包容的姿态,主动对接国家艺术教育发展战略,积极适应教育改革趋势,探索更加科学、高效的卓越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并以此次研讨会为新起点,与各专业音乐院校和知名文艺院团进一步凝聚共识,加强合作,通过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谱写新时代艺术人才培养的新篇章。

田彦作总结发言。他代表学院向各位专家的辛勤付出致以衷心的感谢,并介绍了学院锚定“一年大变样、三年树立新形象、五年再创新辉煌”奋斗目标,实施高质量发展攻坚突破三年行动的具体举措。他指出,作为具有光荣办学传统的高等艺术院校,沈阳音乐学院始终坚守育人初心,为国家培养输送了大批优秀的音乐舞蹈艺术人才。学院将以本次拔尖人才选拔为契机,从三个方面深化人才培养改革:一是在培养体系方面,着力构建“选拔-培养-管理”全流程、系统化的拔尖人才培育机制,形成环环相扣的育人链条。二是在培养模式方面,实施“动态化、模块化、国际化”的个性化培养方案,探索“课程设置个性化、导师配备精准化、成长路径差异化”的“三定制”培养模式。三是在办学特色方面,将大力弘扬鲁艺光荣传统,探索鲁艺“三三制”教育理念,着重提升学生的艺术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为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培养德艺双馨的高素质艺术人才。

会上,学院领导与评审专家围绕艺术人才培养展开深入探讨。与会专家们畅谈了对本次选拔活动的体会,分享了人才培养经验,并对未来创新协同育人机制、打造全链条育人体系、共同推动高等艺术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宝贵的建设性意见。在师资建设方面,着重强调师资队伍建设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建议构建“双向流动”机制,通过“外派进修+名家引进”提升师资水平;打造教师艺术实践平台,着重提升中国作品演绎能力。在培养模式创新方面,建议推行“分类培养、因材施教”的差异化教学模式,参考国内外艺术院校拔尖人才培养方案,定制个性化课程体系,完善更适应行业产业需求的多方位、综合性课程。在成果展示方面,建议运用新媒体技术打造立体化宣传矩阵,为学生搭建“校园+社会”双展示平台,检验育人成效,强化协同育人。这些宝贵建议为学院完善全链条育人体系提供了重要参考,将有力推动学院艺术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

作为学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2025年拔尖人才选拔活动的成功举办,标志着学院将文化强国战略深度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迈出了坚实一步。未来,学院将继续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育人才、强队伍,不断完善人才选拔、培养、激励机制,营造识才、重才、爱才的良好政策环境,打造沈音卓越人才培养品牌与培养成果,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贡献独具特色的“沈音方案”和“沈音智慧”。


文 /教务处

图 / 韩  鹏、刘  昶、周  彤

初审初校 / 商  迪

复审复校 / 李双雁

终审终校 / 李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