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您共鉴!沈阳音乐学院“鲁艺薪火·希望之光”交响音乐会即将奏响国家大剧院
院长田彦在国家大剧院第十八届“春华秋实”展演新闻发布会上发言
国家大剧院第十八届“春华秋实”展演新闻发布会参演各院校领导合影
沈阳音乐学院北方交响乐团
当鲁艺的薪火
辉映“春华秋实”的舞台
沈阳音乐学院交响音乐会“鲁艺薪火·希望之光”
成功入选第18届
国家大剧院“春华秋实”
全国艺术院校舞台艺术精品展演
11月19日
让我们相约国家大剧院音乐厅
聆听这场穿越时空的交响
致敬不朽的鲁艺精神
奏响新时代的希望乐章!
国家大剧院“春华秋实”全国艺术院校舞台艺术精品展演于2008年创办,是国家大剧院为艺术院校师生搭建的专业实践平台,旨在展示青年艺术人才风采并促进艺术教育交流。本届“春华秋实”展演以“艺展风华,志铸秋实”为主题,将在高校美育与社会美育双向赋能中,继续为高校搭建美育实践平台,以美培根铸魂,育时代新人。国家大剧院与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以及十余所参演院校将一同为新时代的艺术教育注入新的活力,描绘新征程上协同美育的新景象。
“鲁艺薪火• 希望之光”交响音乐会
演出时间:2025年11月19日 19:30
演出地点:国家大剧院音乐厅
演出单位:沈阳音乐学院
本场音乐会由沈阳音乐学院知名校友、著名指挥家范焘执棒,沈音师生联袂出演。音乐会以多种艺术表现形式,演绎沈阳音乐学院在不同时代创作的多种体裁的代表作品,展现学院深厚的艺术积淀与鲜明的时代印记。
音乐会以大型交响套曲《我的祖国》第一乐章《光荣与梦想》作为开篇,表达了中国人民对祖国的挚爱和对梦想的追求;小提琴与管弦乐队《海滨音诗》,借物咏怀,通过音乐表达对理想和民族精神的赞美;唢呐协奏《万里壮歌》以唢呐为“笔”,在管弦乐队的烘托下绘就英雄史诗;钢琴与管弦乐队《一杯美酒主题随想曲》民族风情浓郁,尽展中国审美意趣;男高音独唱《我的北方》将游子对北方故土的眷恋娓娓道来;电子管风琴《苏三组曲》以中西合璧的独特音效再现京剧经典;交响诗《沧海云帆》气势恢宏、情感厚重;男女声二重唱《血脉》,表达了新时代鲁艺传人坚守文艺报国理想,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勇担“为时代放歌,为人民起舞”职责使命的家国情怀;管弦乐作品《我的祖国》以深情的旋律抒发人们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与无限眷恋。本场音乐会以旋律讴歌时代,用音符诉说信念,是新时代鲁艺人继承鲁艺传统、弘扬鲁艺精神的生动实践。
在11月4日举行的国家大剧院第十八届“春华秋实”展演新闻发布会上,沈阳音乐学院院长田彦表达了作为参演院校的荣幸之情。他表示,此次带领沈阳音乐学院“鲁艺薪火·希望之光”交响音乐会登上国家大剧院的舞台,内心倍感亲切与激动。展望未来,沈阳音乐学院愿与国家大剧院在艺术创作、舞台实践、艺术普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更深入合作,共同推动原创作品的孵化与展示,共建艺术实践基地,拓展艺术教育资源共享,探索院团协同育人新路径,携手为新时代中国音乐事业的繁荣发展注入新活力、贡献新力量。最后,他预祝2025年第十八届“春华秋实”全国艺术院校舞台艺术精品展演取得圆满成功。
鲁艺薪火 ·希望之光交响音乐会节目单
1.大型交响套曲《我的祖国》
(第一乐章 光荣与梦想)
张千一 曲
2.小提琴与管弦乐队《海滨音诗》
秦咏诚 曲
演奏:何可嘉
3.唢呐协奏曲《万里壮歌》
王云飞 曲
演奏:沈建晖
4.钢琴与管弦乐队《一杯美酒主题随想曲》
姜万通 曲
演奏:张文韬
5.男高音独唱《我的北方》
王云飞 词曲
演唱:刘 航
6.电子管风琴《苏三组曲》
刘廷禹 曲
演奏:王小玮
7.《沧海云帆》——为管弦乐队而作
刘 晖 曲
8.男女声二重唱《血脉》
赵恒心 词
吕 威 曲
演唱:李 超、李 优
9.管弦乐《我的祖国》
(选自电影《上甘岭》插曲)
刘 炽 曲
演 员 表 (按节目顺序)
范焘,一级指挥,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现任中国广播电影交响乐团常任指挥;北京爱乐汇交响乐团艺术总监;长沙交响乐团音乐总监、首席指挥;长影乐团音乐总监。2000年荣获第二届芬兰西贝柳斯国际指挥大赛评委会特别大奖,并授予西贝柳斯家族基金支持,随后师从著名指挥大师埃萨-佩卡·萨洛宁 Esa-Pekka Salonen。范焘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作曲指挥系,之后获全额奖学金赴佛罗里达大学深造,先后师从中国著名指挥家、教育家黄晓同、张国勇教授,以及著名指挥家、教育家Phillip Spurgeon教授。
何可嘉,青年小提琴演奏家,美国辛辛那提音乐学院小提琴博士,美国MSR唱片公司签约艺术家,沈阳音乐学院高层次引进人才。曾获文华奖全国小提琴比赛优秀演奏奖、辛辛那提音乐学院小提琴比赛第一名、勋菲尔德国际弦乐比赛重奏组杰出奖、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国际小提琴比赛第三名。
沈建晖,沈阳音乐学院民乐系吹打教研室主任,唢呐专业教师。1998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师从著名唢呐演奏家、教育家、博士生导师石海彬教授至今。曾获得2009年“金钟奖”优秀奖、2010年“辽宁省第二届文化艺术政府奖”演奏金奖及表演金奖、2011年“第三届辽宁省民族器乐比赛”金奖。
张文韬,德国维尔茨堡音乐学院钢琴演奏博士、海南大学外聘专家、烟台大学客座教授。在维尔茨堡音乐学院期间曾以满分1.0成绩和“最优异成绩”评语直接升入当今德奥乐派大师Karl Betz的大师班,并获维尔茨堡音乐家协会奖学金。2008年被维尔茨堡音乐学院聘任,成为建院以来首位中国籍教师,2018年作为辽宁省高层次人才引进,任教于沈阳音乐学院钢琴系。
王小玮民建中央委员,电子管风琴演奏家,一级演奏员,玖月奇迹组合成员;北京音乐家协会电子键盘学会会长、北京青年艺术发展促进会副会长,玖月音乐教育创始人,曾连续多年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及国内外演出千余场,被誉为“琴键上的舞蹈家”。曾获中国歌曲排行榜“年度风格突破大奖”、中国文艺榜中榜“年度榜样艺人”、金号奖——全国听众喜爱的歌手“十大金牌歌手”奖、“新时代新青年榜样艺人”等殊荣。
李超,男高音歌唱家,沈阳音乐学院民族声乐系副教授,中国音乐学院2025级在读博士,辽宁省音乐家协会会员,沈阳音乐学院中青年教师拔尖人才,曾获第九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声乐比赛(民族组)金钟奖,第十五届CCTV全国青歌赛(民族唱法)全国“九强”优秀歌手奖、辽宁赛区“一等奖”,第六届“神州唱响”全国高校声乐比赛教师组民族唱法“金奖 ”,首届“深圳声乐季·全国声乐邀请赛”中国声乐组第2名,第十五届“孔雀杯”全国高等艺术院校声乐展演教师组“金孔雀”奖。
李 优,女高音歌唱家,沈阳音乐学院民族声乐系教授,艺术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由中央文旅部评选为全国“优秀声乐人才”(原文华奖);担任多部民族歌剧《星星之火》、音乐剧《我要对你说》、大型民族交响神话诗剧《大爱长白》等多部歌剧女一号。多次举办《江姐》组曲、《因为有你》等个人独唱音乐会。先后发行《辉煌》《君为红颜》《永远的中国》《情真情重》《爱在山水间》《声声慢》《千里寻》《菊花岛之恋》《铭记这一天》《忆秋》《足迹》等个人单曲。
刘航,男高音歌唱家,沈阳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副主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黑龙江省文艺志愿者协会副主席。主演《沂蒙山》《铁人三重奏》《郑和下西洋》《江姐》《羽娘》,参演《阿依达》《卡门》《乡村骑士》《图兰朵》等十余部中外歌剧,曾获世界、国家、省、市级诸多奖项。代表作有《中国加油》《感受》《北大荒,北大仓》《啊!中国!》《北国好风光》《用歌声传递爱》《归处》《永不忘》《明月寄相思》《别来无恙》等。
沈阳音乐学院北方交响乐团成立于2016年,依托沈阳音乐学院组建,由管弦专业教师与学生组成,是学院教学实践与艺术创演平台,立足东北、面向全国,以高水平艺术实践服务人才培养和区域文化发展。乐团先后演绎莫扎特、贝多芬、勃拉姆斯、德沃夏克、柴科夫斯基、肖斯塔科维奇、普罗科菲耶夫等作曲家的代表性交响与室内乐作品,并积极推广中国原创作品,在传承经典与推动创新之间形成鲜明艺术风格。乐团多次与李心草、范焘、邵恩、金野及英国皇家音乐学院指挥彼得·斯塔克等数十位中外指挥家合作,并与俞丽拿、盛中国、柴亮,钢琴家刘诗昆、郎朗,歌唱家廖昌永及二胡演奏家姜克美等同台。乐团成立以来,先后承担《抗战歌声》《“为祖国而战”——肖斯塔科维奇第七(“列宁格勒”)交响曲》、大型民族歌剧《星星之火》、“清风颂”大型廉政主题音乐会、“我们从延安走来”“光辉的历程”、“我们走在大路上”等重大主题音乐会,并多次亮相北京国际音乐节、沈阳国际音乐周、大连国际音乐节、韩国首尔国际交响音乐节及教育部“高雅艺术进校园”系列演出,在推动辽沈地区交响乐发展和高雅艺术普及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作为第18届“春华秋实”全国艺术院校
舞台艺术精品展演的重要篇章之一
沈阳音乐学院《鲁艺薪火·希望之光》交响音乐会
即将在国家大剧院的舞台上华彩绽放
这既是对学院艺术创作与教学成果的一次高规格检验
更是一堂将舞台实践转化为生动的“大思政课”
以高雅艺术呈现的“移动美育课堂”
11月19日,让我们相约国家大剧院
共鉴艺术薪火,照亮时代新程!